产能过剩之利用率

上一篇文章里谈到了过剩,大概可以看出谈论产能过剩的某些方面,这一篇则纯粹是一些猜想。之所以说利用率,一方面是产能过剩的测度一般是用产能利用率这个数据,另一方面,本文的想法也是从这个数据开始的。

中国并没有成体系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当然有些许多统计、调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指标像粗钢产能利用率、高炉开工率、设备利用率等等。不过,这些都是从产能、或者说是机器设备的利用而言的。之前所说过剩不等于产能过剩,但是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这些概念成为一时谈论的焦点,产能利用率几乎都以设备利用程度表示,与过剩在逻辑上是有联系的,对于从过剩迁移到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美联储的产能利用指数是用的比较多的一个数据,这张图中的另外两个数据,GDP和失业率,都是经济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另一个同样非常重要的是价格指数,但是显然产能利用率在关注程度上还不足与这些指标相比。写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个想法在于,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和通胀之间的关系,而菲利普斯曲线还可以推导出总供给曲线,刻画了宏观经济中几个最基本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产能利用率的文章不曾仔细看过,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产能利用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失业率中有一种自然失业率,产能利用率的研究也有讨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产能利用率与失业率是有些相似,上图也显现了大致的变化,产能利用率和GDP正相关,和失业率负相关。

单从数学意义上,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的使用比例,就业率就是劳动力的使用比例,两者很是接近,对应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但是尽管GHH的RBC模型中引入了产能利用率,却几乎是作为一种调整机制,就像新凯恩斯模型中价格的调整机制一样,不过价格调整机制预设的,产能利用率作为资本的调整参数是内生的。更为特别的是,在文献中几乎不把产能利用率作为讨论的一方面,最简单的宏观经济政策冲击,几乎不会涉及产能利用率的变化,说明至少这不是考虑政策的指标之一。

回过来看产能利用率,如果更多将其与资本联系起来,投资是内生的,而人口增长是外生的,这是数学意义上的区别;资本的价值在于未来的收益,而人口涉及更多其他的问题。回到产能过剩的问题上,资本的利用在于企业,利用率的高低似乎与许多技术上的因素有关,那么问题在哪里?其一,系统性的需求下降或者是上升不足预期,这是某种意义上的衰退;其二,企业对市场预期存在重要错误,但是大多数企业的一致性判断出现问题,说明市场环境有较大的变化;其三,企业的投资并不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这是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大概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都有一些,当产能过剩成为焦点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这些上面,也许只是某些方面政策推行的一面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