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

按照惯例写写话剧的评论,《晚餐》这出剧是希腊的剧本翻译过来的,看起来确实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 剧本是古希腊三联剧的续写,但是相比起印象中希腊悲剧常有的诸神和冲突,本剧的情节上几乎没有起伏。这出剧几乎只有一幕,从情绪上大致是将开场的设定推向一个最终的高潮。

  • 特洛伊公主的叙述似乎想诉说战争带来的苦难,发动战争的罪恶,王后也有类似的表达。但是作为主题,这部分的内容太过单薄,三姐弟所纠结的是人伦惨剧与对命运的无力,从这个意义上,对战争的指责包括特洛伊公主这个人物的存在就显得有些突兀。

  • 从主题上讲,死去的人选择放下,似乎只是对死去这个事实的承认;三姐弟陷入痛苦的根源,也许与战争类似,受到某种欲望的驱使,但是最终主导他们命运的却是对宿命的畏惧或是无能为力,这倒是有些古希腊的味道,但是欲望或者说动因在剧中并不明显,似乎逻辑上链接不上。

  • 本剧贯穿的是一种人物纠结的内心世界,姐弟三人都在试图去探讨这种纠结,但最终没有从中走出来。如果说剧中有冲突的话,大概就是每个人物对曾经所做的后悔,更进一步说,在回忆过去中反思真实的内心,但是这些反思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开的理由,所以最终归结于宿命。

  • 如果说整个情节的发展是沿着——姐姐探求真相、姐弟陷入纠结无从解脱、姐姐终结诅咒——这样的线路发展,而死去的人是在暗示另外的一条路,同时也是暗示死去,似乎简单而有些合理。

  • 古希腊的传说中经常会有预言或者诅咒,实际上中国也有类似的记录,国语中就有不少。但是如本剧这般最后决定命运的正是人物对诅咒的恐惧,这样是难以理解的,至少是难以想象存在更多内涵的,这大概是不同文化背景的问题。

  • 说的演出本身,本剧基本只有一幕,情节发展并不明显又完全是用对话推动,尽管对话似乎饱含情感,对话内容的单薄——实在想不出更多的内涵——也使得整部剧显得平淡。

  • 剧中死去的人可以听见活着的人的对话,活着的人却不能听见死去的人的话,又置于一个场景中,于是两组对话互相交织,感觉上是极为强烈的技巧性。

  • 舞台采用铁链布景确实很能衬托人物的内心,正如被铁链缠起来一般。但有些地方就不太好理解,比如开场四个死去的人充满仪式感的出场,最后搬动两个柱子是做什么;特洛伊公主在剧情中出场不多,又不与其他人互动,但其中有一段时间摊坐在一旁,显得十分奇怪。

  • 除了特洛伊公主,情人也是一个很奇怪的角色。从后面其他人的描述中似乎是一个智者,还与国王有过冲突,但是在晚餐开始前的对话中,又简直是戏剧中的丑角一般,无论如何不应该是这两种形象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