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俾斯麦到希特勒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德国”史,本书写于20世纪80年代,在那个时候回归过去,统一的德国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而本书的核心就在于这段短暂的统一的历史。

  • 如果说本书有一个主题,那应该是统一的德国的战略的变迁,战略一词还不够准确,准确的说是围绕着下面的问题,逐渐形成观点和演变:德国应当是怎样的国家?什么样的范围?衍生出的政体的选择和扩张与否的决定。似乎政体本身从未是关注的关键,但两次扩张的决定却是至关重要的。
  • 本书最主要的故事是这样的:普鲁士统一后的德国,在俾斯麦的之下,是一种基于普鲁士视角的观点,认为当时的德国控制范围已经足够大,但随后国内观点的转变,认为统一的德国应当更为完整,但最终陷入一战的泥潭,一战后的混乱,甚至一度有恢复君主制运动,实际上是希望从混乱和衰退中走出了,但最终发展成希特勒的时代,希特勒试图通过打败苏联获取欧洲的主导地位,最终失败。
  • 尽管统一的德国时期内部也发生了不少变动,但总体上,主导的仍是上述的进程,似乎德国从统一开始,就酝酿着一种想法,试图主导欧洲,所以导致了国内政权的变更,以及两次发动战争,或者更进一步说,德国的统一本身就是这一进程的第一阶段,只是第一阶段取得了稳定的成果而其他阶段没有。
  • 英国从来是欧洲的大国,但态度极为矛盾,一方面无论如何不愿意德国在欧洲占主导地位,或许由于不在陆地上,实际上不希望陆地上的国家被整合,另一方面,当时的英国已无力深入地干预欧洲大陆的争端。苏联成立得稍晚,二战后实际上控制在大半部分欧洲。美国也是有意思的,其实力早已达到相当水平,但二战前一直不太干涉欧洲事务,二战后却实际控制了相当部分。
  • 回到90年代以后,欧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否从此达成了某种均衡,德国是否算得上以某种程度主导着欧洲,苏联的褪去,是俄罗斯还是其他国家填补了他的角色,还是欧洲和美国的关系是否从冷战期间转变成其他形式。反倒是英国,似有似无地回复到当年的矛盾的状态,或者说,更倾向与从欧洲大陆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