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与没有历史的人

这本书在方所看到的,在概念的使用上极为特别,但实际上的论述缺略显单薄。

  • 本书的选题其实非常有意思,实际上更为重要的议题应该是早期中国的各部分如何纳入中国,或者更为宽泛地说早期中国如何形成,延伸出去还有许多议题,比如早期地方文化在统一进程中的演变中国文化中的地方性朝代更迭或制度演进中的中央与地方
  • 第二章主要介绍三星堆文化,但有两点说明得不清楚,实际上也是全书都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三星堆在多大程度上与中国其他区域的文化有差异,或者说这种差异是在同一内核下的分支还是不同的源流;二是三星堆文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巴蜀原住民的文化来源,实际上,由于缺少文字资料,三星堆文化与巴蜀历史记录中的人物事件难以联系起来,与秦征服巴蜀之前的原住民关系更是难以说清。这两个问题对于全书而言,则变成,巴蜀的原住民具有什么文化特点,在秦汉统治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人与后来者在秦汉治下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第六章也有类似的问题,从文本的叙述上看,四川汉代墓葬与其他地区在形制原则上基本一致,只不过多了西王母信仰,在具体的墓画等内容上有所差异,那四川与其他区域文化是否已经趋同?
  • 第三章则有不少有意义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到秦如何将巴蜀纳入统治,兴建城池,建立矿产专营和货币使用的经济制度,修建水利发展农业,向当地移民,这些措施,除了巴蜀,在西南、湖广、东南等地纳入有效统治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都被使用。另外,秦行郡县制,但蜀国采用更彻底的郡县制,而巴国采用与当地豪族合作的形式,与后来的土司制、改土归流都极为相似。
  • 第四、五章介绍了巴蜀故地与秦汉中央的交流:秦汉官员扶持巴蜀商人,以及巴蜀商人借地利之便与外国贸易;巴蜀跟随中原主流发展儒学,但其发展脉络有所区别;巴蜀士人相对关东在中央的地位较弱,更关注于本地事务。从这里延申出去,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中央和地方交流的议题,不同王朝的中央与特定地区的关联,受到忽视或歧视的地区如何保持与中央的关系,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关注重点和相应后果。比如后来在科举上的南北分榜,选官制度上关注地域均衡;巴蜀、西南、岭南都是长期与中原、江南等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区域相距较远,其地方治理是否与靠近政治中心的地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