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燎

阅读、回忆和记录

每次做一些不知所以然的时间序列处理都会拿Eviews出来折腾一下,放回去之后又其实什么都没搞懂。

状态空间模型做季节调整,思路是将一个序列分解成时间趋势t1、季节波动t2和不规则因素t3。其中季节波动用三角函数拟合,时间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用AR过程拟合,在Eviews中表示如下,c(*)是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ignal totalpt=t1+t2+t3+[var=exp(c(2))]
@state t1=2*t1(-1)-t4(-1)+t5(-1)+[var=exp(c(3))]
@state t4=t1(-1)+[var=exp(c(4))]
@state t5=t5(-1)+[var=exp(c(5))]
@state t2=t6(-1)+t8(-1)+t12(-1)+t14(-1)+t16(-1)+[var=exp(c(6))]
@state t6=cos(0.262*c(1))*t6(-1)+sin(0.262*c(1))*t7(-1)+[var=exp(c(7))]
@state t7=-sin(0.262*c(1))*t6(-1)+cos(0.262*c(1))*t7(-1)+[var=exp(c(8))]
@state t8=cos(0.523*c(1))*t8(-1)+sin(0.523*c(1))*t9(-1)+[var=exp(c(9))]
@state t9=-sin(0.523*c(1))*t6(-1)+cos(0.523*c(1))*t9(-1)+[var=exp(c(10))]
@state t10=cos(0.785*c(1))*t10(-1)+sin(0.785*c(1))*t11(-1)+[var=exp(c(11))]
@state t11=-sin(0.785*c(1))*t10(-1)+cos(0.785*c(1))*t11(-1)+[var=exp(c(12))]
@state t12=cos(1.05*c(1))*t12(-1)+sin(1.05*c(1))*t13(-1)+[var=exp(c(13))]
@state t13=-sin(1.05*c(1))*t12(-1)+cos(1.05*c(1))*t13(-1)+[var=exp(c(14))]
@state t14=cos(1.31*c(1))*t14(-1)+sin(1.31*c(1))*t15(-1)+[var=exp(c(15))]
@state t15=-sin(1.31*c(1))*t14(-1)+cos(1.31*c(1))*t15(-1)+[var=exp(c(16))]
@state t16=cos(1.57*c(1))*t16(-1)+sin(1.57*c(1))*t17(-1)+[var=exp(c(17))]
@state t17=-sin(1.57*c(1))*t16(-1)+cos(1.57*c(1))*t17(-1)+[var=exp(c(18))]
@state t3=c(19)*t3(-1)+c(20)*t18(-1)+[var=exp(c(21))]
@state t18=t3(-1)+[var=exp(c(22))]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好说的,点一点估计,结果出来了,Finished!但这时出现了两个问题,1)参数初值设定会改变结果,2)不指定初始值或随意指定,产生的分离序列会很奇怪:我采用的原始序列都是小于1的,拟合出来的趋势序列绝对值甚至出现几十上百的情况。

在不懂原理的情况下怎么解决?后来在人大经济论坛上看到了一种思路。首先,将状态方程(所有state)后面的var项去掉,然后进行估计,根据结果可以产生t1-t18序列;其次,用产生的18个序列,还有原始序列,对所有state方程进行回归,如c(2)就可以用totalpt-(t1+t2+t3)的方差算出来,c(7)可以用t6,t6(-1),t7(-1)回归的残差平方和比样本数算出来,而c(1)取2;最后,把这些c(*)作为初值,增加一行,就可以得出比较理想的拟合序列了。

@param c(1) 2 c(2) -5 c(3) -9 c(4) -9 c(5) -9 c(6) -9 c(7) -10 c(8) -10 c(9) -10 c(10) -10 c(11) -10 c(12) -10 c(13) -10 c(14) -10 c(15) -10 c(16) -10 c(17) -10 c(18) -10 c(19) 0 c(20) 0 c(21) -19 c(22) -19

至于原理,以后有机会再研究。

2018.12.23

有点像某个电影剧情的梦。在一辆公交车上,有一个固定的铁笼子,铁笼子里关着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魔,恶魔用手不断击打着笼子,慢慢得笼子的铁条快要承受不了。公交车上的乘客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攻击恶魔,但是对恶魔没有影响,只是更加厌烦。很快,恶魔挣脱了铁笼子。就在恶魔开始要攻击乘客的时候,笼子另一边站着一个穿蓝色上衣的中年男子,急切地咳嗽了几声,像是有什么病要发作,当同时恶魔仿佛被攻击到要害一般,停止攻击并很快倒下。恶魔的“尸体”被众人绑起来扔下了车。
但实际上,恶魔并没有死,醒来后躲了起来,开始攻击后面公交车的乘客。每辆车都是从后面开始,乘客一个个地突然消失,剩下的乘客蜷缩在各自的角落,祈祷不轮到自己。不知如何,恶魔变成一条狗,开始追着那个蓝色上衣的中年男子,男子一边跑一边鬼哭狼嚎,狗着只是紧紧追在后面,寻找扑上去的时机。路的一旁,男子的兄弟倒在一边。


2017.5.22

早上睡得不是很沉,梦见跟着一个旅游团去旅游。到了一处古迹,是一处院落,东边是一座西式建筑,西边是一列旧式民居。西式建筑原来应该是一个大厅,西边的一列可能是仆人居住的地方。东边和北边可能原来还是有其他建筑的,不过后来被改作他用。
这处古迹有一个传说,据说风水不太好,会给主人带来厄运。刚开始修建这座屋子的一家人,后来都因为一些奇怪的原因去世了,就连一开始修建这座院子的工人们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死掉了。但是,没过多久,又搬来了一家人。这家人也是这个院子的最后的主人,却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据说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件宝物,这件宝物可以辟邪。
走进东边的大厅,大厅的光线很像教堂,摆着几张老式的钢琴。大厅里面就藏有那件宝物,其实是一本琴谱。但是这个琴谱很奇怪,是用的是一些汉字来记录旋律,具体是什么样的字已经不记得了,只要跟着汉字读起来,就像是一首曲子,似乎就是欢乐颂。
同来的游人坐在钢琴旁弹起了钢琴,伴随着欢乐颂的曲调,我就醒过来了。


2016.11.16

今天又有点感冒,吃完晚饭躺在床上睡着了。开始时候回忆起以前在珠海的时候,有一次出去玩,一直往南走,有一处大湖,四周是密林,印象中是要到湖中的岛上去玩,湖边有一处码头,码头上有木制的走廊。码头上的渡船只有一艘,有时下了大雨就停止了。过了小岛有一座桥,通往南边的山谷,穿过山谷,不远处就是另外一个地方,名叫“月引”还是“月引”,是伸向海里的一片陆地,再往西南方向,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就是星罗棋布的小岛群,更远处就是大海了。这一次,我想故地重游,走到湖边树林入口,却只有一间白色的小屋子,和一小片水面,水面极小,不过几间屋子大小。经人提醒,透过屋子里面的窗户望去,原来的码头正在维修,渡船也换成更大的,拆去了木制的走廊,却见一座桥连接了湖岸和湖中的岛,从岛上通往南边山谷的桥,又改成苏堤的样式,只见几座仿古的石桥。


2014.5

上周看了一场电影,今天下午睡了好几个小时,这个梦可能和电影有点关系。
一开始是在一座机场,我要乘坐几个小时后的飞机。正在机场等待的时候收到通知,有人要袭击机场,我要参与行动。我只知道这次行动的信号。
之后,遇到某个姑娘,我们聊了几句,她便离开了,她坐上了很快飞走的一班飞机,再到后来,我打电话给她,但她没有接。
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了信号,有个人带领我,还有很多其他的人,走向机场中心,对方似乎也很了解我们的行动。又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开始了打斗,我似乎也参加了,一开始我还可以分清我们一边的人,但慢慢地模糊起来。
这时有两个人向我走来,其中一个是中年人,很亲切地要我摇动门上的手柄,其实他什么只是站在我身旁,完全可以自己去摇。我迟疑了一下,摇了一下手柄。中年人迅速闪过一旁,身后有个人正好被一个很重的东西击中,临死前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中年人也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这时,我意识到死去的是我们的领队而中年人是开展袭击一方的首领。我立刻想到眼前的这两个人会攻击我,向后跳跃躲避起来。
几声枪声之后,场面似乎有了变化,我站起身,看到刚才那个中年人已经倒下,人群开始向外逃跑。我也跟着跑了,这时已经完全分不清是谁是哪一方的人,一些普通的乘客也在人流中。我跟着人群跑,但又似乎知道准确的路线。
跑着跑着到了地道中,我身后的大部分人被阻止在地道闸门的另一侧,接着又有一些被地下管道中的水冲走。我知道身后发生的事情,依然按正常的节奏向前跑。
出了地道又跑了一段,经过一个囚禁着怪兽的笼子,这时一个年轻的男子带着他的妻子和女儿往笼子里面挤,小女儿一直哭喊着不要进去。我停下脚步一直看着,直到一家三个进了笼子,而笼子外被铁板封闭起来。
向前跑了一段似乎到了一座岛,岛上只有一座楼,我们的正前方是通往地下的通道。我们到来时,一个老管家样子的人往楼上走去,我好像想到什么,躲在一旁的树后面,这时我看到我对面有个看上去像是女首领的人。
跟我一起从机场跑出来的人都往地道去了,跑在最后的是三个女孩,他们很快就出来了,不知道为什么,一群人又往楼上跑去。我又些不解,看了看对面的女首领,她只是一直微笑地看着。
逃跑的人又回来往地道里跑,这时我突然伸手将最后三个女孩拦住,她们有些诧异和恐慌地看着我。我打量着她们,看她们想做什么。这时地道里传来打斗的声音,接着地面蹋下去,封住了出口。我放下手,三个女孩很快跑开,但没跑多远。
老管家从楼上下来,手里拿着一把枪,我发现地上有几把小刀,跳过去抢到了两把,女首领也抢到一把。我们三个互相看了一眼,我感觉到女首领的手开始动,便把两把小刀掷过去。同时枪声响了,他们两个倒下了,我稍微感觉奇怪。走到女首领身旁,发现我的两把刀打到她身上,但致命的显然是那一枪,脸上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表情。

阅读全文 »

《债市无疆》写的是欧洲离岸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其中自然包括许多制度安排的演变,基础设施、监管、行业组织等等的建立和变迁。但更为让人关注的是,离岸债券由于监管限制较少等方面的原因,其创新发展的历程极为精彩,在不同条件下催生出来的纷繁复杂的债券类型,本文就是对书中提到的债券类型进行梳理。

  • 早期国际债券形式,1804年,路易斯安那购地,美国以债券方式(美元)融资,在欧洲付息。
  • 1963年,意大利冶金控股集团发行美元债券,在伦敦和卢森堡上市,1500万美元,15年期,本金在后10年分期还清。
  • 多币种债券,以应对监管方对于承销商的限制。1963年意大利图灵市发行英镑和德国马克债券。卢森堡信贷银行采用一篮子货币形式的债券,一篮子货币是欧洲记账单位(EUA)。
  • 浮动利率票据,以应对利率的波动。1969年,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发行,以Libor利率上浮0.75%,每半年调整一次。1977年瑞士信贷怀特韦德推出浮动利率存单(FRCD)。
  • 滚动利率票据和“脱锁”浮息债,浮息债不同类型,以应对不同程度的利率波动。前者每月利率固定为Limean(伦敦银行同业平均利率)3个月期的水平,后者在利率跌破8.75%时转化成9%的固息债。
  • “部分支付”债券,partly paid/deferred purchase,引入杠杆的债券,适合对近期市场担忧但看好长端市场的投资人,适用利率下降预期。1980年美国铝业澳大利亚公司发行的债券要求在1980年支付发行价的25%,数月后支付其余的75%。
  • 债券权证,debt warrant,在利率下降时可以获得资本收益。国民信贷银行发行5年期,13.75%的债券,附6个月权证,可以购买相同本金,13.75%利率的10年期债券。
  • 零息债券,具有明显的税收优势。1981年百事海外公司发行3年期债券,收益率低于美国国债收益率100个基点。
  • 掉期交易,以一种货币发行债券并将募集资金与另一种货币互换,借款人双方可以享受更低的利率。1982年开始,这类交易不断增加。
阅读全文 »

书店

刚去北京的时候是冬天,天气冷是一回事,雾霾之多也是有些不适应,最开始出去逛的都是博物馆、书店之类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不止下面这几处,王府井书店也曾去过,只是那个地方实在有些吵闹,有只是路过消磨时间,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北京图书大厦

北京图书大厦距离单位和宿舍都很近,所以也是我多次去的书店,尤其是在没有开始网购之前。到这家书店去是真想要买书的,在北京的这段时间我大概买了二三十本书,除了网上基本就是在这儿买的。图书大厦就像一般城市的新华书店、书城一类的店,大概是因为在北京,地方很大,书也是不少。不管是经济还是历史都能看到一些偏学术的书,当然各种畅销书装饰的书更是到处都是,有一次我想看点科普书,竟然也发现有一些可以选择。当然,这么大一堆书,看起来也不免有些乱。

三联奋韬书店

我去的那一家是在美术馆附近的,两次过去都是逛完美术馆顺便过去的,印象中在那里也买过书。名为三联书店,三联出版的书在这里的确有许多,不过印象最深的是书店里的人很多,一楼的桌子、二楼的楼梯旁以及各个过道都坐满了人。有一次我在古典文学书架旁稍坐了一会儿,起身走过两个书架换了一本书,回来时已经没了座位。三联书店的书也是不少,而且以质量论,能看得上的书基本也都有了。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就如这名字一样,是很有品位的一个书店,图书的选择和摆放都挺讲究。以经济学类而言,大部分的书店除了畅销书就是教材,北京图书大厦倒是有些研究类的书,但是一大堆时间内容不同的书堆在一起实在很难找感兴趣的。三味书屋则不同,摆在桌上的书每一类都不多,却有不少是有意思,第一次去的时候文学历史方面的书我大概有三成都拿起来翻过。记得当时有两本讲美联储的书,我还在想着到网上去买,还有一本是农村土地制度的,第二次去的时候就是本来想着把那本买了,但已经看不到了。不过这家店最大的缺点确实,六点多就关门了,这也是距离我住的地方很近,但是去的次数不多的原因。

涵芬楼

小时候——大概是初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小书,大概是写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的历史,里面就有提到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同样是一个听起来很有文化底蕴的书店,感觉却不太一样,大概是因为两次过去主要都是休息为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地下那一层,如果说书库会让人联想起图书馆里排得密密麻麻,仅留容一个人通过的那种摆放,这里确实另一种——按件摆放的仓库,当然这里的件是一大套书。商务印书馆的书丛书最出名的大概是那些绿白、蓝白配色,颇有旧书风格的汉译名著丛书。这里的书库就是那样一整套一整套地摆放着,除了汉译名著还有不少,还有一些中华书局、三联出的丛书。

阅读全文 »

索引

博物馆

  • 主要馆
    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 特别馆
    故宫博物院、中国园林博物馆
  • 其他馆
    正式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宣南文化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组合馆:宋庆龄故居、北大红楼、汇通祠、智化寺、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戏剧展

古迹

  • 坛与庙 1
    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庙、孔庙(国子监)、历代帝王庙
  • 其他古迹 2
    十三陵、明城墙、元土城、卢沟桥
  • 皇家园林
    景山公园、北海、圆明园、颐和园、香山
  • 寺庙
    法源寺、广济寺、白云观、东岳庙、天宁寺

公园、山

  • 特别园
    园博园、北京植物园
  • 一般园
    奥森公园、玉渊潭、陶然亭、莲花池公园、紫竹院公园

  • 八大处、凤凰山

街道、书店

  • 特色街 1
    什刹海、南锣鼓巷、牛街、琉璃厂、前门西河沿
  • 书店 1
    图书大厦、三味书屋、三联书店、涵芬楼

北京的坛

之前在孔庙玩的时候,听一个导游说北京有五坛三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孔庙太庙历代帝王庙,都是祭祀的地方。这些也都是我很感兴趣的地方,除了孔庙,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类似的建筑。多年前曾在书里见过,祭祀天地日月按冬夏春秋排序,四个坛分别位于老皇城的南北东西侧,也是对应了先天八卦的方位。北京的坛和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尤其是这几个祭坛,其他地方都很难见到类似的,所以把坛庙作为北京系列的第一篇。

天坛

6年多以前我来个北京旅行,自然不会错过天坛,似乎北京旅行的logo上用的就是用的就是祈年殿的模样。和上次一样从南门进入,从东门出去,不同的是这次留了大半天的时间,最后我转了整整一圈多。如果说圜丘坛是祭祀的时候可以与天交流,祈年殿则是在仰望的时候达成同样的效果。无论站在南边的祈年门还是北侧的高台下,遥望穹顶,不由想象着那句诗“去天不盈尺”。特地去了斋宫,因为上次来没有看过,结果有些出乎预料,整个形制很像故宫的微缩版,多了一些荒凉,走在里面更有感觉,其中还有一座无梁殿。

天坛祈年殿
斋宫无梁殿
斋宫一角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