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燎

阅读、回忆和记录

一直想写点过去旅行的东西,但一直没有完全写出来。

厦门的那次旅行是我在大学的旅行的开始,我开始有了一部相机,在鼓浪屿,见到了许多外国风格的建筑,从那时起我才开始留意一些建筑。

那是刚高考过去,旅行的过程很简单,从家里到厦门不过3个多小时的车,在厦门岛上住了一夜,第二天到了南普陀寺和鼓浪屿,这两个地方都不大,下午就回到家里。

那是我最后一次和家人一起出去旅行,再往前就是刚上初中和小学的时候,现在又过去了5年多了。

阅读全文 »

世说新语比较零散,读起来比资治通鉴费解很多,摘录的条目都是比较有印象的,原书已经有了分类,所以没有再进行分类。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漢元帝宮人既多,乃令畫工圖之,欲有呼者,輒披圖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貨賂。王明君姿容甚麗,志不苟求,工遂毀為其狀。後匈奴來和,求美女於漢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見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於是遂行。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裡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楊德祖為魏公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楊見,即令壞之。既竟,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阅读全文 »

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经常看一些历史故事,后来买了一本东周列国志的连环画,书名是赵盾背秦,书中的故事已经忘记了,倒是有些人名还有点印象。后来又看了一些春秋战国间的故事,也浏览了史记,几个大国中特别留意齐晋,大概是那本连环画的影响,总觉得秦晋联系在一起。


自獻公為太子時,重耳固已成人矣。獻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
獻公二十二年,獻公使宦者履鞮趣殺重耳。重耳踰垣,宦者逐斬其衣袪。重耳遂奔狄。是時重耳年四十三。
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與壯士欲殺重耳。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過衛,衛文公不禮。去,過五鹿,饑而從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進之。
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有馬二十乘,重耳安之。
過曹,曹共公不禮,欲觀重耳駢脅。
去,過宋。宋襄公新困兵於楚,傷於泓,聞重耳賢,乃以國禮禮於重耳。宋司馬公孫固善於咎犯,曰:「宋小國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國。」乃去。
過鄭,鄭文公弗禮。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適諸侯禮待之。居楚數月,而晉太子圉亡秦,秦怨之;聞重耳在楚,乃召之。
重耳出亡凡十九歲而得入,時年六十二矣,晉人多附焉。
(文公五年)冬,晉侯會諸侯於溫,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陽。壬申,遂率諸侯朝王於踐土。孔子讀史記至文公,曰「諸侯無召王」、「王狩河陽」者,春秋諱之也。

晋文公流亡这一段一直印象很深,一开始被追杀,在齐国留恋妻子,在楚国答应报答楚王,至于后来回国与介子推之间的事,这一段分开读来十分精彩,连在一起看却是另外一种感觉。文公出走时已年过四十,流亡十九年才得以回国,年六十二才得以继任国君,又终于会诸侯朝天子。

阅读全文 »
0%